![]() 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结构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包括贴设于背光源上的石墨片用于防止石墨片刮伤的防刮膜,以及嵌设于石墨片上的让位孔内以隔离所述防刮膜和背光源上的背光胶铁的隔离膜,所述防刮膜包括贴附于石墨片外侧上的油层,以及贴附于所述油层背离石墨片的一侧上的防刮层,所述隔离膜贴附于所述油层背向所述防刮层的一侧;在对背光源运输的过程中,隔离膜避免油层上的油通过让位孔渗入到背光胶铁上的现象,进而减少柔性电路板在终端装机时,出现柔性电路板材料分层的情况,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 公开号:CN214337958U 申请号:CN202022814371.7U 申请日:2020-11-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江华;李兵 申请人: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4M1-22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 [n0002]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背光源的设计也需紧跟潮流。为迎合消费者对手机提出的无边框、屏幕最大化、超薄、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要求等,现今背光源亮度要求越来越高。 [n0003] 参照图1、图2,相关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背光源结构,包括背光胶铁5、安装于背光胶铁5正面的灯条52、电连接于灯条52上的柔性电路板6、贴合在背光胶铁5背面的石墨片51,柔性电路板6包括与灯条5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61,以及一体成型于第一连接端61上的第二连接端62,第二连接端62靠近第一连接端61的一侧设有电子元器件,通过电子元器件将第二连接端62分成发热部622和低热部621,石墨片51设有供第二连接端62低热部621嵌入的让位孔53,为了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柔性电路板6与石墨片51发生相对滑动,导致石墨片51出现刮伤,进而导致石墨片51散热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石墨片51会通过一个保护膜将石墨片51和柔性电路板6隔开。 [n0004] 在生产端工作人员会将保护膜贴合于石墨片51上,然后到了安装端,工作人员会将保护膜撕掉,然后将第二连接端62嵌入让位孔53内,再将背光源送到终端以完成手机的组装。 [n0005]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保护膜贴合于石墨片的期间,保护膜自身的油会通过让位孔渗到在背光胶铁上,在安装端时,由于油的存在,第二连接端容易粘连在背光胶铁上,背光源运输到终端装机后,工作人员将第二连接端扯出让位孔时,第二连接端容易出现分层的现象,导致第二连接端损坏,降低了背光源产品的良品率。 [n0006] 为了减少柔性电路板在终端装机时,出现柔性电路板分层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 [n000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背光源保护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8] 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包括贴设于背光源上的石墨片 用于防止石墨片刮伤的防刮膜,以及嵌设于石墨片上的让位孔内以隔离防刮膜和背光源上的背光胶铁的隔离膜,防刮膜包括贴附于石墨片外侧上的油层 ,以及贴附于油层背离石墨片的一侧上的防刮层,隔离膜贴附于油层背向防刮层的一侧。 [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端时,由于油层的存在,工作人员可以先将防刮膜和隔离膜贴附在一起,然后将隔离膜与石墨片上的让位孔对合,最后将防刮膜贴附在石墨片上,防刮膜对石墨片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石墨片出现的刮伤现象;另一方面,在对背光源运输的过程中,隔离膜避免油层上的油通过让位孔渗入到背光胶铁上的现象,进而减少柔性电路板在终端装机时,出现柔性电路板材料分层的情况,提高了背光源的良品率。 [n0010] 优选的,油层为硅油层。 [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层为硅油层。 [n0012] 优选的,防刮膜上设有易撕缝,易撕缝将防刮膜分成在安装端时撕掉的第一连接部和在终端时撕掉的第二连接部。 [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背光源运输到安装端,由于易撕缝的存在,工作人员先将第一连接部与石墨片分离,然后将部分柔性电路板嵌入让位孔内,然后再将背光源运输到终端,在运输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对石墨片其余的区域进行保护,减少石墨片这部分区域出现刮伤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保护件的适用性。 [n0014]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一体成型有突出易撕片。 [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易撕片的存在,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石墨片分离,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n0016] 优选的,隔离膜的厚度小于等于石墨片的厚度。 [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隔离膜因与石墨片的厚度差异将防刮膜顶出,使得石墨片的一侧能与油层充分接触,提高了油层与石墨片的连接牢固性。 [n0018]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保护件的背光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19] 一种带保护件的背光源,包括背光源主体,以及贴附于背光源主体上的保护件,背光源主体包括背光胶铁、附着于背光胶铁背面的石墨片、安装于背光胶铁正面的灯条,以及与灯条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油层贴附于石墨片外壁上。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条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石墨片对灯条产生的热量进行导热和散热,对背光源主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背光源主体的使用寿命。 [n0021] 优选的,柔性电路板包括与灯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第一连接端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包括可嵌入让位孔的低热部,以及安装有电子元件的发热部,发热部上设有用来将石墨片与发热部连接的粘贴层。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子元件的存在,背光源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热部的区域的热量较高,粘贴层将发热部贴附于石墨片上,使得石墨片能更好的对发热部进行导热和散热;另一方面,粘贴层也将柔性电路板与石墨片相对固定,减少两者在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相互滑动,导致两者出现磨损的现象;而低热部的区域不产生热量,当在安装端撕掉第一连接部后,将低热部嵌入让位孔内,让位孔对低热部起到定位的作用。 [n0023] 优选的,粘贴层背离发热部的一侧覆盖有可分离的防粘层。 [n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粘层减少粘贴层与防刮膜粘贴在一起的现象,当将第一连接部撕掉后,再将防粘层撕掉,然后将粘贴层与石墨片贴合在一起,使得发热部紧贴于石墨片上。 [n0025] 图1是相关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背光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2是用来展示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4是用来展示柔性电路板的爆炸图。 [n0029]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用来展示粘贴层和防粘层。 [n0030] 附图标记说明:1、防刮膜;11、防刮层;12、油层;2、隔离膜;3、易撕缝;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4、易撕片;5、背光胶铁;51、石墨片;52、灯条;53、让位孔;6、柔性电路板;61、第一连接端;62、第二连接端;621、低热部;622、发热部;8、粘贴层;9、防粘层。 [n0031] 以下结合附图3-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参照图3、图4,包括背光源主体,背光源主体包括背光胶铁5、附着于背光胶铁5背面的石墨片51、安装于背光胶铁5正面一端上的灯条52,以及与灯条52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6,石墨片51上设有让位孔53,背光胶铁5上设有对石墨片51进行保护的保护件,保护件包括用于防止石墨片51刮伤的防刮膜1,且防刮膜1贴附于石墨片51背离背光胶铁5的一侧,防刮膜1减少石墨片51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刮伤现象,进而保证了石墨片51的散热效果,延长了石墨片51的使用寿命。 [n0033] 在本实施例中,防刮膜1包括贴附于石墨片51背离背光胶铁5的一侧上的油层12,以及贴附于油层12背离石墨片51的一侧上的防刮层11,在本实施例中,油层12包括但不局限于硅油层,通过油层12自身的粘附力保持防刮层11与石墨片51的相对连接。 [n0034]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油层12中的油容易渗入到背光胶铁5的一侧上,导致柔性电路板6在终端安装时出现材料分层的现象,进而造成柔性电路板6的损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护件还包括用来嵌入让位孔53内的隔离膜2,隔离膜2贴附于油层12背向防刮层11的一侧上,以避免油层12上的油渗入到背光胶铁5的背面上,进而对柔性电路板6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背光源产品的良品率;在本实施例中,隔离膜2的厚度设计成小于等于石墨片51的厚度,避免隔离膜2因与石墨片51的厚度差异将防刮膜1顶出,使得石墨片51的一侧能与油层充分接触,进而增大防刮膜1与石墨片51的接触面积,提高防刮膜1与石墨片51的连接牢固性。 [n0035] 在本实施例中,防刮膜1上设有易撕缝3,易撕缝3将防刮膜1分成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对让位孔53背向背光胶铁5的一侧开口进行遮挡,当背光源主体运输到安装端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第一连接部31与石墨片51分离,然后将柔性电路板6的自由端嵌入让位孔53内,就能对柔性电路板6起到限位的作用,而第二连接部32使得背光源主体在被运输到终端的过程中,能对石墨片51上的其余位置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防刮膜1的适用性;更优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上均一体成型有易撕片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易撕片4分别位于防刮膜1的相对两侧上,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与石墨片51分离。 [n0036] 柔性电路板6包括与灯条52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61,以及与第一连接端61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端62,第一连接端61朝向背光胶铁5的一侧抵触于背光胶铁5的一端面上,第二连接端62的一端能够嵌入让位孔53内,为了便于区分,第二连接端62包括安装有电子元件的发热部622,以及与发热部622一体成型的低热部621,低热部621靠近发热部622的一端能够嵌入让位孔53内,使得第二连接端62与石墨片51、背光胶铁5相对固定。 [n0037] 参照图4、图5,由于发热部622上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所以为了更好的对发热部622进行散热,发热部622通过粘贴层8与石墨片51连接,当第一连接部31撕掉后,工作人员将粘贴层8贴附于石墨片51背离背光胶铁5的一侧,使得发热部622紧贴在石墨片51的表面上,进而使得石墨片51能对发热部622进行更好的导热和散热;另一方面,粘贴层8起到将第二连接端62与石墨片51相对固定的作用,减少在将背光源主体运输到终端的过程中,第二连接端62和石墨片51产生的磨损现象。 [n0038] 为了减少粘贴层8一开始就贴附于第一连接部31上,导致不方便安装端的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部31撕开的情况发生,所以粘贴层8背离发热部622的一侧覆盖有可分离的防粘层9,防粘层9将粘贴层8与第一连接部31分隔,当在背光源主体运输到安装端时,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部31与石墨片51分开,此时,再将防粘层9与粘贴层8分离,最后将粘贴层8依附于石墨片51相应的位置,完成对石墨片51和发热部622的相对固定。 [n0039]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的实施原理为:在生产端时,工作人员将背光胶铁5与石墨片51、灯条52和柔性电路板6依次连接,同时,将隔离膜2贴附于油层12上,再将一体化连接的保护件贴附于石墨片51外表面上,背光源主体运输到安装端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连接部31上的易撕片4将第一连接部31与石墨片51分开,然后撕掉防粘层9,让发热部622贴附于石墨片51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将低热部621嵌入让位孔53内,再将背光源主体运输到终端,在终端的工作人员再将第二连接部32撕掉,然后进行整机的装机,防刮件减少了石墨片51在运输过程中的被刮伤的现象。 [n0040] 同时,由于隔离膜2的存在,避免油层12上的油渗入到背光胶铁5上的现象,使得在安装端时,减少了柔性电路板6出现材料分层的现象,进而起到对柔性电路板6的保护作用,增大了背光源的良品率。 [n004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设于背光源上的石墨片(51)用于防止石墨片(51)刮伤的防刮膜(1),以及嵌设于石墨片(51)上的让位孔(53)内以隔离所述防刮膜(1)和背光源上的背光胶铁(5)的隔离膜(2),所述防刮膜(1)包括贴附于石墨片(51)外侧上的油层(12),以及贴附于所述油层(12)背离石墨片(51)的一侧上的防刮层(11),所述隔离膜(2)贴附于所述油层(12)背向所述防刮层(11)的一侧。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层(12)为硅油层(12)。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膜(1)上设有易撕缝(3),所述易撕缝(3)将所述防刮膜(1)分成在安装端时撕掉的第一连接部(31)和在终端时撕掉的第二连接部(3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上均一体成型有突出易撕片(4)。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2)的厚度小于等于背光源上的石墨片(51)的厚度。 [0006] 6.一种带保护件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源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保护件,所述背光源保护件贴附于所述背光源主体,所述背光源主体包括背光胶铁(5)、附着于所述背光胶铁(5)背面的石墨片(51)、安装于所述背光胶铁(5)正面的灯条(52),以及与所述灯条(52)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6),所述油层(12)贴附于所述石墨片(51)外壁上,所述隔离膜(2)嵌入所述石墨片(51)上的让位孔(53)。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保护件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6)包括与灯条(52)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6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61)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端(62),所述第二连接端(62)包括可嵌入让位孔(53)的低热部(621),以及安装有电子元件的发热部(622),所述发热部(622)上设有用来将所述石墨片(51)与所述发热部(622)连接的粘贴层(8)。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保护件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8)背离所述发热部(622)的一侧覆盖有可分离的防粘层(9)。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3737389B2|2006-01-18|バッテリー CN109460731B|2021-04-20|一种显示装置和指纹模组的贴合方法 EP1586510A4|2008-07-23|STRIP FORMING A DISPLAY US8446557B2|2013-05-21|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07072736A1|2007-06-28|電池用ラミネート外装材及びラミネート電池 CN214337958U|2021-10-01|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 CN102729468A|2012-10-17|IPhone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KR100973350B1|2010-07-30|열융착테이프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의 고주파 접합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고주파 접합장치 CN210075933U|2020-02-14|一种用于手机的铜箔胶带 CN211604571U|2020-09-29|柔性显示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9937893U|2020-01-14|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透气膜组件 EP3494568A1|2019-06-12|Display modu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6097911B|2019-11-01|显示模组、具有显示模组的显示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318203A|2005-11-10|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9260004U|2019-08-16|电子产品用双面胶贴膜 JP2000098903A|2000-04-07|表示ラベル体 CN211471293U|2020-09-11|一种适用于挖孔产品的离型膜以及背光模组 CN214688313U|2021-11-12|散热膜、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9989309U|2020-01-24|一种用于平板电脑的导电铝箔 CN211170565U|2020-08-04|一种紧压度高的连接器压紧泡棉 CN214361150U|2021-10-08|一种便于贴装的防气泡保护膜 WO2018210121A1|2018-11-22|电子设备的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4361138U|2021-10-08|一种宽撕手遮光胶带 CN211089703U|2020-07-24|一种手机用密封防水泡棉胶组件 CN212676361U|2021-03-09|电子设备、电池组件及其贴膜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14371.7U|CN214337958U|2020-11-28|2020-11-28|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CN202022814371.7U| CN214337958U|2020-11-28|2020-11-28|一种背光源保护件和带保护件的背光源|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